8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會議提到,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加快整合各類政府信息平臺,避免重復建設和數據“打架”。同時提出,引導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加大政策支持。著力營造寬松公平環境,建立市場化應用機制,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形成與需求緊密結合的大數據產品體系。
會議強調,在具體信息公開領域,優先推動交通、醫療、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政府數據向社會開放,在城市建設、社會救助、質量安全、社區服務等方面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在數據安全問題,綱領提到:強化信息安全保障,完善產業標準體系,依法依規打擊數據濫用侵權隱私等行為。讓各類主體公平分享大數據帶來的技術、制度和創新紅利。
【聯軟業務數據防泄露系統專門保護業務數據的安全,在大數據開放中可以在“不改造業務系統、不改變業務流程、文件不染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安全防護,通過數據分級分類,能夠確保需要保護的數據安全,不需保護的數據放行,而同時終端無感知工作,實現安全和便利的雙贏。】
相對7月份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此次會議更強調了發展大數據產業,即大數據的商業化應用。
事實上,國家層面關于數據開放的相關政策和標準,也正在逐步具體化、清晰化。
7月底,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組織召開了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提出,要在大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做專題研究。8月上旬,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個渠道獲悉,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制定“國家公共信息資源開放與社會化服務”的相關方案,或將試點在教育、公安等領域的數據開放服務。
而與此同時,目前國內多地已在大數據開放領域有積極探索,其中上海、北京、廣州、武漢等地已經有一些嘗試。比如廣州工信委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正在籌建大數據管理局;武漢市信息辦則表示,將建設全市統一的市政務云數據中心,首先內部打通多個部門之間的數據,用數據代替市民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