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行業現狀:
信息化安全體系不健全,大量身份特殊的患者擠到了信息安全程度高的醫院,造成了一些醫院超負荷運行,另一些醫院則門可羅雀的局面,醫療資源大大浪費。
衛生廳對醫院的信息化要求以及一些資質審核要求,醫院心有余而力不足:任務重、時間緊,而施行時間長,難度大。最后難以保質完成或半路夭折。
運維人員的日常工作重復性高,運維效率低,對軟硬件故障排查能力弱。
醫院領導 "重應用、輕安全"的傳統意識,信息安全部門在醫院的地位尷尬。
外來設備輕易就可接入內部網絡,網絡安全系數極低,常造成網絡局部癱瘓。
內部員工隨意使用U盤、移動硬盤等存儲設備,造成病毒滿天飛,嚴重影響正常工作。
敏感信息隨意存儲,患者數據頻被非法盜取、販賣,造成了患者對醫院的信任危機。
沒有統一的安全管理體系,醫院的中長期安全規劃都是外部機構在做,醫院本身沒理解、沒施行,幾成擺設。
二、醫療行業信息安全建設目標:
實施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
保障網絡信息安全。
保護患者隱私。
三、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主要從技術和非技術層面來解決。
1. 非技術層面:
改變傳統意識,加深安全教育以及各單位溝通交流。
信息安全制度由科級制度變成醫院制度,增加信息安全部門管理人員的話語權,
擴大信息安全投入占比,不省安全的錢,不丟患者的隱私。
2.技術層面:
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基礎階段(合規進入):
內部網絡中接入的終端都是合規的,包括網絡層準入控制和業務層準入控制,從而確保:接入網絡的終端都是可信的、健康的、可控的。
第二 、提高階段(集中運維、授權使用、記錄流程):
提高階段主要從集中運維、授權使用、記錄流程三個層面去實施。
集中運維
主要包括軟件分發(可以實現差異化多種形式的軟件分發和安裝模式,提高軟件管理的效率,節省管理時間和人力成本)、遠程控制(讓管理員突破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實時有效為終端用戶排查故障、解決問題)、安全檢查和修復(自動檢測不健康的終端并自動實現修復,確保終端的安全的時效性和全面性)。
授權使用
授權使用主要包括軟件的授權使用和外設的授權使用。
軟件的授權使用主要通過黑、白名單管理來實現軟件和進程的禁止運行和運行放行。外設的授權使用一般包括移動存儲設備管理以及其他外設的管理(如打印機、投影儀等),可以確保外設的使用更加有序、安全、可控,避免非法人員通過。
記錄流程
在終端接入網絡到離開網絡的過程都有一個全面、完整的記錄:可以對接入網絡的行為進行記錄、對終端的屏幕操作進行記錄、對軟件安裝、外設使用、打印內容、聊天內容等等行為都會進行記錄。不僅有詳細的內容記錄,還有時間記錄,讓違規操作可觀、可控,違規者更是無所遁形。
第三、增強階段(安全存儲、加密傳輸、審核輸出):
這個階段主要實現安全存儲、加密傳輸和審核輸出的問題,以確保數據在存放、傳輸、使用上都是安全的:存放的位置安全,傳輸過程是安全的(全程加密),使用是安全的(審批通過才可以輸出)。
四、方案價值
提供了完整全面的信息安全化解決方案,有助于打造醫院信息安全體系、緩解醫院超負荷運轉問題,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可以幫助醫院通過信息安全等級評審和數字化醫院評審。一套系統就解決了網絡接入控制和數據防泄露問題,保證了醫院安全、高效的運維環境。
五、成功案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云南省昆華醫院、柳州市人民醫院、安徽省腫瘤醫院、唐山市工人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