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聯軟科技《文檔標簽與數據安全管理實踐》線上專場直播如約舉行。聚焦企業非結構化數據安全管理痛點,活動邀請聯軟科技三位資深數據安全專家張承銘、楊學治、黃海山深度解析了由聯軟科技創新性的“文檔標簽”技術在數據分類分級中的應用價值,并系統分享了從風險評估到跨網交換的全流程安全管理最佳實踐,旨在助力企業實現數據資產價值的“看得見”與安全風險的可管控。直播吸引了眾多行業用戶在線參與互動。
文檔標簽:驅動數據分類分級隨業務動態發展
聯軟科技東區售前副總監張承銘在《基于文檔標簽的數據分類分級》演講中指出,規則如何長期有效的適應企業的業務發展和變化,是提升企業非結構化數據的安全管理效率的關鍵。聯軟“文檔標簽”支持手動與自動結合的打標方式。在文檔打標簽的過程中,首先基于敏感內容關鍵字或者文件類型或者智能算法,自動賦予文檔相應的標簽,其次,員工在使用文檔的過程中也可以基于業務的重要敏感性的變化手動調整文件標簽,確保“最懂業務的人定義數據價值”。后期,文檔標簽作為關鍵數據,可被DLP、加密、外發控制等策略精準調用,顯著提升管理效率并降低資源消耗。張承銘以華勤技術為例,展示了該方案支撐其構建覆蓋15,000臺終端的統一DLP平臺,成功落地數據資產分級標準與精細化管控。
數據安全管理體系落地:構建可執行、可運營的安全能力
聯軟科技產品專家楊學治在《數據安全管理最佳實踐》中強調,數據安全體系在建設支出就應該考慮到“可執行、可運營”。他提出了系統化落地的六個具體動作:建立數據安全風險等級,評估鎖定優先項;以數據分級分類切入,理解數據價值;識別并上報“重要數據”;實施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縱深技術防護(識別標密、傳輸管控、存儲保護、處理監控、共享控制、安全銷毀);落實數據安全決策層和監督層(責任不可外包、對標評估、持續教育);認知安全價值。期間,楊學治特別介紹了聯軟DLP平臺如何通過智能分級審批避免“一刀切”,并利用創新的文檔標簽能力結合手動與自動打標,確保安全策略深度契合業務需求,提升終端敏感數據管理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
收斂風險:跨網交換安全之道
針對跨網絡數據交換的通道暴露風險,聯軟科技產品行銷經理黃海山在《安全數據交換最佳實踐》中分享了高效解決方案。該方案無需改變現有網絡架構,即可實現2-8個網絡間文件自由且可控的安全交換。其核心在于通過阻斷高危網絡協議、嚴格病毒查殺、深入文件內容檢查、強化交換審批流程以及完備審計留痕五層嚴密防護有效收斂數據傳輸通道暴露面,為企業構建安全高效的數據流轉通道。
本次直播清晰地傳遞了在數據價值日益凸顯的當下,實現數據安全“可視化”管理的迫切性。聯軟科技提出的“文檔標簽”技術及其配套的體系化實踐,為企業提供了一條將業務需求與安全策略緊密結合的有效路徑,助力其在筑牢數據安全防線。
未能實時參與的用戶,可通過聯軟科技官方平臺觀看直播回放,獲取數據安全管理的前沿洞見與實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