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Gartner分析師多次溝通中,我們發現他們對EMM的定義有著極為嚴格的邊界。這些舶來品的叫法,不論是EMM、MDM,還是MAM、MCM,我們很難在國內找到全面系統的解釋。今天就帶大家全面系統了解下這些名詞的原始定義:
EMM有5個核心技術能力,可通過單獨或者組合起來的方式,幫助企業運維實現上述服務。企業也可根據自身需求使用部分或全部的EMM產品。這些產品包括MDM、MAM、MI、MCM和容器化。
MDM(Mobile device management,移動設備管理)
是一種基于平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提供如下功能:清點設備、系統配置管理、提供/收回設備、遠程擦除、遠程檢查或控制,避免出現故障。基于設備的MDM功能可進一步強化以上功能。一些EMM廠商還能結合上游產品來管理工作用的PC和MAC電腦。
MAM(Mobile application management移動應用管理)
實現從應用商店下載的每個應用提供管理和策略控制,并基于EMM后臺進行管理。MAM的分析能力還能讓管理員和應用所有者了解使用模式,總的來說,MAM功能如下:
包括一個企業應用商店,該商店可以部署內部開發或外部商業渠道購買的應用,滿足企業業務發展目的。
通過使用本地OS的API借口,支持應用的管理和分發,比如工作版Android系統或iOS的托管應用配置,以及批量購買Android、iOS、Windows應用等。
MI(Mobile Identity,移動身份認證)
EMM工具能確保只有受信任的設備和用戶才能訪問企業應用,以加強管理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 ,身份識別與訪問管理)功能,比如用戶和設備證書認證、身份認證、單點登錄等。EMM工具正逐漸使用“場景信息(如位置和時間)”來評估訪問行為。
MCM(Mobile content management,移動內容管理)
EMM工具通過MCM來管理移動設備上內容分發的訪問規則,高級MCM工具還具備豐富的企業文件同步與共享功能,以及協作和高級策略管理等其他功能。但這些都是EMM產品套裝的一部分。MCM的三個基本能力為:
實施策略:EMM 工具能夠對每一份文件單獨實施策略,包括與設備無關的秘鑰、身份認證、文件共享規則、復制粘貼限制規則等。例如,有條件訪問郵件附件、文件同步后端文庫,文件共享到云等。
內容推送:EMM工具可以實施文件分發、替換和刪除的規則。
集成:除了基礎的文件訪問策略,MCM工具為第三方權限管理系統、企業數據防泄漏(DLP)以及企業數字權限管理架構(EDRM)增強了移動兼容性。
容器化
EMM工具包將MDM、MAM、MCM等封裝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以隔離保護業務不被用于個人用途,或者在共享的多用戶設備上實現數據隔離和功能隔離。一些移動OS的API也在逐漸提供這個功能。但是,當分割企業數據無法調用內置API接口時,EMM工具包中的容器化功能就很有必要了。
容器化的表現形式可以是一套獨立的應用,比如個人信息管理(PIM)客戶端。該功能可以讓應用不再依賴于某些特殊的API,從而改善跨平臺之間的兼容性;此外,容器化還增加了自我維護、自我加固的功能,這對運行在非托管設備上的應用程序十分有利,也就是說,用戶可能不再需要安裝MDM配置文件,就能實現EMM功能了。容器化技術包括:
預設app:EMM廠商提供專有的移動應用,或者集成特定的第三方應用來加強用戶普遍要求的可管理性,并提高安全性,如郵件日歷、合同管理、瀏覽器、文件共享等。
應用擴展:通過使用軟件開發工具包(SDK)或加裝了安全管理殼的應用,來實現應用程序擴展策略。